1970年出生的雷必强
是夷陵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
湖北省第二届最美基层法官之一
从2005起
他已在执行工作岗位上坚守了13个年头
“零几年刚开始搞执行的时候,外出找人、查账远没有现在这样方便,执行工作全靠找到被执行人才能开展下去。我们夷陵区辖区范围广,周边又多山地多农村,为了找那么一个人,开车下乡一整天,还往往是无功而返。有一年冬天下大雪,警车打滑没办法继续前进,我们徒步走了两三个小时去被执行人家里搞案子,晚上山里气温低,风一吹土路全结了冰,又等了一两天气温高点,路上的冰化了才能回得去。这样一个案子就耽误了两三天,一周也办不了几个案子。”
回忆起以前满是泥泞的执行路
雷必强感慨颇多
“10万”的故事
雷必强办过一个案子
涉案金额并不多
总共近10万元
但几个被执行人为传销组织成员
因非法拘禁罪被判入狱服刑
财产分布在四川、江西等6个省
因往返多地银行扣划不便
执行法官只能通过邮寄机要件的方式
将委托书邮寄给6个省市的当地法院
请求他们协助扣划被执行人的银行财产
“为了执结那个案子,我总共制作了37份文书。那个时候一封委托函寄出去,就只能等待对方扣划和回信,不了解当地执行的情况,也获取不到任何有关执行进展的信息,当地法院是否在执行、怎样在执行,我们都一无所知。”耗时一年多,近10万元执行款终于全部扣划到位。
案子执行完毕
本该是申请人领取执行款皆大欢喜的事
雷必强却怎么也联系不上申请人黄某
不得已
雷必强再次采用书信的形式
才与远在河北的黄某取得了联系
通知他来院领取执行款
“100万”的故事
“讲完了10万的故事,
还有一个100万的故事。”
雷必强激动了起来
“近些年,随着时代发展、科技进步,信息化建设使得我们的执行工作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。我们适应新时代对执行工作的新要求,建成了执行指挥中心,接入了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,探索开辟了司法网络拍卖模式,没日没夜的找人、四处碰壁的查账都变成了过去式。”
2018年,雷必强承办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,这一次,他没有劳师动众、千里奔袭,而是通过最高院的“总对总”网络执行查控系统,将被执行人在新疆乌鲁木齐、西藏那曲、贵州黔西三地的部分账户控制、冻结,并通过执行指挥平台委托当地法院协助执行,一周之内便将执行款115万余元分批全部扣划到位,足不出户、鼠标轻点便将此案件顺利执结。
“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。”雷必强顿了顿,“我们这里与新疆乌鲁木齐、西藏那曲、贵州黔西三地总共相距5200多公里,在网络查控系统建立和完善之前,我们要花费好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辗转多地划账,在当地还有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,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都相当高。”
网络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信息快、冻结快、委托快,反馈信息及时,同时还有上级法院的督办,这使得雷必强这样的一线执行法官有效提高了执行效率,能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案件的办理上。
“我希望法院的信息化能向纵深发展,联合信用惩戒等措施也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,到那时候,就能真正让执行不再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