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4日,保康人民法院法官杨先华终于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。这一天,经过5天5夜的紧急抢救,该县马桥镇河南坪村二组村民乐兴国终于睁开了双眼。
今年44岁的乐兴国做梦也没想到,单凭妻子一个冒冒失失地求救电话,竟捡回了一条生命。
事情要追溯到15天前的2月15日,乐兴国在家中突然倒下,昏迷不醒。后经保康、襄阳辗转住进武汉协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。经诊断系主动脉夹层肿瘤,如果不及时手术,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。
时间在与生命赛跑,此时乐兴国一家唯一的希望就是给乐兴国作开胸动手术。而手术费用至少需要20万元。此时,乐兴国一家不仅花光了所有的钱,而且倒欠下襄阳人民医院7800多元医疗费,乐兴国的妻子邓秀生打遍了亲朋好友的电话,可是直到2月23日午夜,能借到的钱累计只有2万多元。
在邓秀生急得不知所措时,突然想起丈夫乐兴国在保康二中务工期间认识的杨先华法官。杨法官乐于助人的性格,给邓秀生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于是她情不自禁拨通了杨法官的电话。
“杨同志嘛,您救救我们老乐吧!”
午夜的这通电话,让乐兴国感到心里难以释怀。
第二天一大早,杨先华便及时将这一情况向院领导做了汇报,直奔乐兴国所在的河南坪村,他想从乐兴国的亲朋好友入手,帮助乐兴国筹集手术费。
“乐兴国的病情严重,必须马上手术,否则生命危在旦夕,但入院至少需要20万元。”“救人要紧。”“是的,我们现在就是想办法救其生命,我用人格保证,借大家的每一分钱都会还上。”在河南坪村,杨先华首先找到几个与患者比较亲近、熟悉的亲戚、朋友做其工作。
为了打开“突破口”,凑到第一个“份子”钱,杨法官主动将自己家里准备开办农家乐的1万元现金拿出来。
同时,杨先华与患者两位哥哥一起上门动员有积蓄的农户杨显书、张自和等参与这项援助行动。
“我保证患者病治好后,会先行还大家的钱,况且现在国家对大病有救助政策,如果乐兴国不能得到及时救治,生命就危在旦夕。”
村民杨显书听了杨法官的说服,当即拿出自己的家底钱2.5万元。
一个、二个,20多名村民纷纷拿出积蓄。
村民万祖军听村干部宦忠慰介绍法官为乐兴国筹措医药费的事迹后,主动将自己准备买车的10万元钱拿了出来。
100元、1000元、10000元……积小成多,经过22个小时的工作,终于在2月25日晚12时,凑足了20万现金。
2月28日上午,乐兴国在家人的簇拥下,终于上了手术台。
故事没有结束,保康人民法院以宣传杨先华事迹为契机,也加入到援助行动中。